电缆直埋
1.1 适应范围
55世纪 适用于10kV电缆工程的直埋电缆壕沟及电缆槽盒的施工。
1.2 主要引用标准
GB 502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5世纪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5世纪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
55世纪 Q/CSG11105-2008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55世纪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四部分:配网工程》
55世纪 《中国南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1年版)》
1.3 设计要求
55世纪 1.3.1通用要求
(1)电缆壕沟严禁平行设置于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严禁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2)电缆路径的上下左右转向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1.3.1 允许小弯曲半径
电缆类型 | 小弯曲半径 | |
单芯 | 多芯 | |
胶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 12D | 10D |
注:1、表示电缆外径 55世纪2、电缆截面宜按照以下数值选用: 300/240/150/120/79立方毫米 |
直埋电缆壕沟的设计要求
(1)电缆壕沟的开挖深度不得小于0.9m,穿越农田或在车行道下时不应小于1.2m。
(2)电缆壕沟开挖后,沟底应平整,深浅一致。沟底有一层良好的土层,防止石块或异物凸起。沟壁要有防止坍塌的措施。
55世纪 (3)电缆应敷设于壕沟里,并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mm厚的细砂。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厚度不小于60mm。
55世纪 (4)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5)回填土不能有含腐蚀性物质,不能有木块、碎布等有机物,以防诱发白蚁。回填软土或砂子中不应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6)沿电缆路径的路面一般直线每隔10~15m以及电缆分支、转弯、接头、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醒目的电缆标志。敷设在泥质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标志桩。在郊区等空旷区域的直线线行可每隔20m安装电缆标志。
电缆槽盒的设计要求
55世纪 (1)浮面槽盒开挖施工中不得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石粉回填夯实至设计深度。
(2)电缆槽盒沟底应平整,并铺不小于100mm厚的石粉垫层。对土壤松软的地段,沟底还必须垫混凝土块,防止电缆槽盒倾侧。
55世纪 (3)安装槽盒时,槽盒之间必须紧靠,接口平顺。槽盒的接缝用C15混凝土砌合,混凝土必须充满接缝。沟槽的特殊接驳处由砖沟保护,如经过通道有行车可能时,必须采取补强措施或采用排管敷设。
55世纪 (4)当电缆槽盒出现高差时,需进行放坡处理,坡度不宜大于15°。
(5)电缆敷设在槽盒中,其上下左右应充满细砂。
55世纪 (6)铺设预制盖板时,板缝紧密平直,完全正放在槽盒的上方。
55世纪 (7)土方回填宜采用人工回填,并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回填土不能有含腐蚀性物质,不能有木块、碎布等有机物,以防诱发白蚁。严禁机械直接推填,以防止损坏槽盒结构。
(8)沿电缆路径的路面一般直线每隔10~15m以及电缆分支、转弯、接头、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醒目的电缆标志。敷设在泥质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标志桩。在郊区等空旷区域的直线线行可每隔20m安装电缆标志。
施工工艺要点
(1)确定高程基点和沟边线的基线,使用平水仪测定引入基沟内,确保沟段走向的水平平面;
(2)沟体开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随意堆放;
(3)土方开挖的深度、宽度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沟体开挖时,密切注意地下管线、构筑物分布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通知设计及监理人员,处理办法落实后继续施工;
55世纪 (5)安装槽盒时,应用水平尺控制槽盒的水平度。
1.5 样板图片
55世纪 图 1-1 电缆壕沟开挖
55世纪 图 1-2 电缆槽盒施工
55世纪 图 1-3 电缆槽盒施工
2电缆管道
2.1 适用范围
55世纪 适用于10kV电缆工程的电缆排管、顶管的施工。
2.2 主要引用标准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3 设计要求
2.3.1电缆排管
55世纪 (1)电缆排管严禁平行设置于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严禁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2)沟体的开挖深度,应按设计要求执行。开挖施工中不得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石粉回填夯实至设计深度。
(3)沟体开挖后,应按现场的土质的坚实情况进行必要的沟底夯实及沟底平整。
55世纪 (4)在沟底捣制C15混凝土板基础,板厚不得小于100mm。捣制混凝土板基础要平直,浇灌过程中用平板振动器震捣。完成面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
(5)电缆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缆管材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b)电缆保护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c)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无防腐措施的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
d)塑料电缆管应有满足电缆线路敷设条件所需保护性能的品质证明文件。
(6)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55世纪 a)金属电缆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宜采用套管焊接或插接的方式,连接时应两管口对准、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
b)金属导管必须接地可靠。
c)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人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采取防水垫密封圈。
d)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人电缆的小允许弯曲半径。
55世纪 e)在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地段或地震活动频发地区,管路纵向连接应采用可挠式管接头。
(7)敷设排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孔数宜按发展预留适当备用。
55世纪 b)铺设电缆管必须保持平直,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每隔2米采用管枕对电缆管进行卡位和固定。如需避让障碍物时,可做成圆弧状排管,但圆弧半径不得小于12m;如使用硬质管,则在两管镶接处的折角不得大于2.5 o。
c)行人路段埋管深度不宜小于0.5m,行车路段埋管深度不宜小于1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3m。
55世纪 d)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
55世纪 e)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铺设电缆管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
f)管路纵向连接处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
55世纪 g)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
h)施工中防止水泥及砂石漏入管中,覆土前电缆管端口必须用管盖封好。
55世纪 (8)回填土不能有含腐蚀性物质,不能有木块、碎布等有机物,以防诱发白蚁。
55世纪 (9)回填时,管底、管间、管面要分层充填,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
(10)沿电缆路径的路面一般直线每隔10~15m以及电缆分支、转弯、接头、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醒目的电缆标志。敷设在泥质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标志桩。在郊区等空旷区域的直线线行可每隔20m安装电缆标志。
2.3.2 顶管
(1)顶管施工前,必须取得顶管路径沿线地下管网资料。
(2)导管应采用可热熔焊接的管材。导管的焊接必须满足抗压抗拉要求。
(3)入钻点与出钻点的选取:入钻点宜设在行人车辆且有足够空间摆放设备处,出钻点则宜设置在能够摆放管材,方便拖管的另一端。
(4)每3m的导向管在地面下的下降深度控制不宜超过1.2~1.5m。导向钻孔轨迹与既有地下管线的小安全距离见下表。
55世纪 表2.3.2-1 轨迹与既有地下管线的小安全距离
地下管线名称 | 平行净距离(m) | 交叉净距(m) | ||
扩孔直径 ≤φ500 | φ500≤扩孔直径 ≤φ1000 | 扩孔直径≤φ500 | φ500≤扩孔直径≤φ1000 | |
给水管 | 1.5 | 2.0 | 1.5 | 2.0 |
排水管 | 1.0 | 1.5 | 1.0 | 1.5 |
热力管 | 2.0 | 2.5 | 1.5 | 2.0 |
煤气管 | 3.5 | 4.0 | 2.0 | 2.0 |
输油管 | 3.5 | 4.5 | 2.0 | 2.5 |
电力电缆 | 3.0 | 3.5 | 1.5 | 2.5 |
通讯 | 3.0 | 3.5 | 1.5 | 2.0 |
(5)在导向孔施工完成后,进行扩孔施工。扩孔的直径一般为所要敷设管道的外包络直径的1.2~1.5倍。当扩孔的直径较大时,需要用不同直径的扩孔钻头从小到大逐级将导向孔扩大至设计终孔直径。在扩孔的同时要不断向孔内注入化学泥浆。化学泥浆的配制见下表。
55世纪 表2.3.2-2层泥浆黏度
(6)顶管路径的路面一般直线每隔15m应设置醒目的电缆标志。
2.4 施工工艺要点
2.4.1 电缆排管施工工艺要点
55世纪 (1)确定高程基点和沟边线的基线,使用平水仪测定引入基沟内,确保沟段走向的水平平面;
(2)沟体开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随意堆放;
(4)沟体开挖时,密切注意地下管线、构筑物分布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通知设计及监理人员,处理办法落实后继续施工。
2.4.2 顶管施工工艺要点
55世纪 (1)非开挖PE管连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应采用导向仪随钻测控深度、顶角等基本参数。
55世纪 (2)复测导向钻孔起迄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5世纪 (3)导向孔轨迹测量应采用导向仪随钻测控深度、顶角、方位角、工具面向角等基本参数。
(4)实钻导向孔轨迹应符合设计轨迹要求,偏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2.5 样板图片
图 2-1 排管图1
图 2-2 排管图2
图 2-3 导向转机摆放
55世纪 图 2-4 钻孔轨迹示意图
3电缆沟、工作井
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10kV电缆工程的砖砌电缆沟、电缆管道(沟)工程配套的工作井的施工。
55世纪 3. 2 主要引用标准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3 设计要求
3.3.1 砖砌电缆沟
(1)电缆壕沟严禁平行设置于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严禁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55世纪 (2)电缆路径的上下左右转向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3.3.1-1 允许小弯曲半径
电缆类型 | 小弯曲半径 | |
单芯 | 多芯 | |
胶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 12D | 10D |
注:1、表示电缆外径 2、电缆截面宜按照以下数值选用: 55世纪300/240/150/120/79立方毫米 |
(3)沟体的开挖深度,应按设计要求执行。开挖施工中不得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石粉回填夯实至设计深度。
(4)沟体开挖后,应按现场的土质的坚实情况进行必要的沟底夯实及沟底平整。
55世纪 (5)在沟底捣制C15混凝土板基础,垫层厚度为行人:100mm 行车:150mm。捣制混凝土板基础要平直,浇灌过程中用平板振动器震捣。
(6)当电缆沟出现高差时,需进行放坡处理,坡度不宜大于15°。
(7)电缆沟低于地下水位、电缆沟与工业水管沟并行邻近,宜加强电缆构筑物防水处理。
55世纪 (8)电缆沟与工业水管沟交叉时,电缆沟宜位于工业水管沟的上方。
(9)电缆沟宜每隔20m设置自然集水口一个, 电缆构筑物应实现排水畅通,电缆沟纵向排水坡不小于0.5%。必要时应实施机械排水。集水口采用Φ200PVC管,管内充满细砂。
(10)砖砌电缆沟沟壁砖砌灰缝必须饱满,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砂浆抹面。电缆沟长度超过50米时,砌体及压梁应设置伸缩缝。内壁及沟底用1:2水泥防水砂浆(掺5%水泥重量防水剂)批挡抹面15厚,宜分两层抹面并压光。
55世纪 (11)质量要求:砖砌电缆沟中心线偏差≤10mm(每段或每50m)、平整度偏差≤3mm、沟顶及埋件水平偏差≤3mm、沟壁截面尺寸偏差≤3mm;
(12)砖砌电缆沟设C20混凝土压顶,压角采用L75X6角钢。要求工作井盖板顶面标高应与行车路面标高一致。
(13)电缆沟或工作井内通道的净宽 ,不宜小于下表所列值。
表3.3.1-2 工作井内通道的净宽(mm)
电缆支架配置方式 | 具有下列沟深的电缆沟 | ||
≤600 | 600-1000 | >1000 | |
两侧 | 300 | 500 | 700 |
55世纪 注:*浅沟内可不设置支架,勿需有通道
(14)电缆支架宜选用复合材料支架,电缆支架的强度,应满足电缆及其附件荷重和安装维护的受力要求,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有可能短暂上人时,计入900N的附加集中荷载。
55世纪 b)机械化施工时,计入纵向拉力、横向推力和滑轮重量等影响。
c)在户外时,计入可能有覆冰、雪和大风的附加荷载。
55世纪 d)电缆沟支架纵向间距800mm处安装。电缆支架的安装,应当平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e)水平敷设时电缆支架的上层、下层及两层之间布置尺寸,应不小于下表所列值。
表3.3.1-3 层、下层及两层之间的小布置尺寸(mm)
布置位置 | 上层支架距构筑物顶板或梁底的净距 | 两层支架之间的净距 | 下层支架距地坪、沟底部的下净距 |
小尺寸 | 280 | 230 | 50 |
f)沉底的电缆沟宜每隔20m设置检查井,每隔60m设置一个工作井,每隔200m设置电缆中间头井。浮面电缆沟与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等连接处,宜按20%坡度将电缆沟底部 进行纵向放坡。
55世纪 g)回填土按200mm厚分层夯实,夯实遍数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回填土不能有含腐蚀性物质,不能有木块、碎布等有机物,以防诱发白蚁。
h)电缆走廊在人行道上设置电缆标志牌;在绿化带或泥土路段设置电缆标志桩。电缆标志牌宜每隔10m处设置。标志桩宜每隔20m处设置。所有工作井口需设置电缆标志牌。
55世纪 3.3.2 工作井
(1)工作井的开挖深度,应按设计要求执行。开挖施工中不得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石粉回填夯实至设计深度。
(2)开挖后,应按现场的土质的坚实情况进行必要的井坑夯实及平整。
55世纪 (3)排管行人井及电缆沟井的井壁为砖砌,排管行车井壁及封闭式工作井为现浇混凝土结构。
(4)在井坑底板捣制C15混凝土板基础,行人井垫层厚度为200mm,行车井垫层厚度为100mm。捣制混凝土板基础要平直,浇灌过程中用平板振动器震捣。
(5)井坑底板设置自然集水口一个,排水坡不小于0.5%。集水口采用Φ200PVC管,管内充满细砂。
(6)砖砌工作井沟壁砖砌灰缝必须饱满,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砂浆抹面。内壁及沟底用1:2水泥防水砂浆(掺5%水泥重量防水剂)批挡抹面15厚,宜分两层抹面并压光。
(7)质量要求:中心线偏差≤10mm(每平面)、平整度偏差≤3mm,垂直度偏差≤3mm,埋件水平偏差≤3mm,沟壁截面尺寸偏差≤3mm;
55世纪 (8)现浇混凝土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施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回填土。
55世纪 (9)单层排管直线段宜50m设置一个工作井,每200m设置一个敞开式中间头井。多层排管直线段宜80m设置一个工作井,工作井采用半敞开式结构。
55世纪 (10)每座封闭式工作井的顶板应设置直径不小于700mm人孔两个。
55世纪 (11)每座工作井内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
55世纪 (12)安装在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皆应用镀锌扁钢与接地装置连接。每座工作井应设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